寵物醫學中的五大貓病解析
- 松東 劉
- 9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隨著養貓人口的逐年上升,越來越多飼主開始關注毛孩的健康問題。然而,貓咪不像人類能清楚表達不適,往往要等到症狀明顯時,疾病已進入中後期。腎貓、貓癌症、貓傳染性腹膜炎、貓血尿以及貓口炎,都是常見且影響深遠的疾病,理解這些疾病的特徵與照護方式,是每位飼主的必修課題。
首先談到腎貓。慢性腎臟病是老年貓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,發病率極高。腎臟功能退化後,會導致代謝廢物無法有效排出,造成精神不振、體重下降、頻繁飲水與排尿。雖然腎臟損傷不可逆,但透過低磷、低蛋白的處方飼料、補充水分與藥物控制,能有效延緩惡化。飼主最好定期為愛貓做血液與尿液檢查,以便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。對於腎貓而言,持續的飲食管理與照護,是延長壽命與維持生活品質的關鍵。
接著是貓癌症。和人類一樣,癌症在貓咪身上也相當普遍,常見類型包括乳腺癌、淋巴癌與口腔癌。飼主若發現貓咪身上有異常腫塊、體重快速減輕、或是持續食慾不振,就應立即就醫檢查。貓癌症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、化療與標靶治療,但療效因個體差異與病程不同而有所差別。雖然癌症常令人感到絕望,但早期發現與積極治療,仍能顯著提升存活率與生活品質。
另一個高致死率疾病是貓傳染性腹膜炎。該疾病由冠狀病毒突變引發,主要分為濕性型與乾性型。濕性型會導致腹部或胸腔積水,使貓咪呼吸困難;乾性型則會造成慢性消瘦、神經症狀甚至眼部發炎。多年來幾乎無法治癒,但近年新型藥物(如GS相關療法)逐漸普及,讓許多原本沒有希望的病例獲得改善。雖然治療費用昂貴,但對飼主而言,至少帶來了一線希望。
泌尿道疾病同樣不可忽視,尤其是貓血尿這一症狀。當飼主發現尿液顏色異常,或貓咪頻繁進出貓砂盆並發出哭叫聲,就可能代表泌尿道出現問題。這些問題可能來自膀胱炎、泌尿結石或尿道阻塞。尤其是公貓,由於尿道狹窄,更容易出現完全阻塞的危險情況。若沒有及時送醫,短時間內就可能危及生命。因此,飼主平日應鼓勵貓咪多喝水,並提供濕食,降低泌尿疾病發生的風險。
最後要談的是貓口炎。這是一種影響口腔與免疫系統的慢性病,症狀包括牙齦紅腫、口臭、流口水以及拒絕進食。嚴重時,貓咪甚至可能因疼痛而無法正常進食,導致營養不良。貓口炎的治療方式多樣,包括藥物控制、免疫抑制治療以及拔牙。雖然治療難度高,但若能及早發現並配合獸醫建議,仍能顯著改善生活品質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