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從協助到共犯:當幫助變成犯罪的起點

  • 作家相片: 松東 劉
    松東 劉
  • 4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「我只是幫個忙,怎麼就成了被告?」這句話在法院審理幫助犯時,幾乎成了最常聽見的辯解之一。事實上,刑法對幫助犯的定義非常嚴格且具體,許多人往往誤以為只要不是主謀就能置身事外,殊不知協助犯罪本身就足以構成法律責任。

以近年常見的詐領助理費案為例,國會議員辦公室的行政人員若協助偽造報到紀錄、變造簽到表,縱使未從中得利,也已實質促成犯罪完成。法院實務見解認為:只要行為客觀上有助於犯罪進行,即屬幫助行為。換句話說,動機、獲利與否不是判斷的關鍵,行為本身才是判斷標準。

詐賭法律的規範亦展現出類似邏輯。許多地下賭博集團以娛樂城為掩護,實則從事線上賭博業務。平台所雇用的工程師、客服、甚至行銷企劃,只要明知平台涉及賭博仍提供服務,即可被認定為幫助犯。有時,甚至連外包公司承接平台維運業務,也難以完全脫責。

而當案件進入偵查程序,被告詐欺的指控意味著案件已非單純行政或民事爭議,而是國家刑罰權的正式介入。一旦檢方認定有串證、逃亡之虞,將依法申請拘提。拘提會使當事人須在無通知情況下,強制被帶至地檢署訊問,形成巨大的心理與名譽壓力。

法律並不因行為人的主觀態度而輕判。舉例來說,一位設計師若承包地下賭博網站的UI設計工作,即便未參與後台營運或收款,也可能被依幫助犯論處。因為他的行為促使犯罪架構更完整,構成實質助力。

許多當事人在事後才發現自己成了共犯,卻已來不及。法律責任不像公司責任可經過內部協調解決,尤其當涉及詐欺、詐賭等社會關注高的案件時,檢警往往從嚴偵辦。這不僅關乎法律責任,更攸關職涯與未來的聲譽重建。

因此,在日常工作中,若發現所接觸項目有不明資金流、違法風險或過度保密行為,應主動查證,甚至諮詢專業律師。畢竟從協助到共犯,往往只隔著一念之差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傳統工藝與現代需求:雞精製作的營養智慧

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人們對於營養補充的需求日益增加,而雞精作為傳統養生聖品,始終佔據著重要地位。從古至今,中華料理文化中對於雞隻精華的萃取技術不斷演進,無論是費時的 熬雞精 製程,還是細火慢燉的 燉雞精 手法,都承載著深厚的飲食智慧與養生理念。...

 
 
 
小宅裝潢風格提案:廚房到整體一致性打造

面對緊湊節奏的城市生活,越來越多家庭選擇精緻的小空間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場域。也因此,如何在有限空間中發揮最大的收納、動線與風格設計,成了現代人裝潢時最關注的課題之一。尤其對於 小坪數裝潢 來說,每一公分的規劃都至關重要,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日後的生活舒適度。...

 
 
 
網紅當老闆?從合約到報稅都不能馬虎

在這個「人人都能成為網紅」的時代,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投身社群媒體,特別是成為YouTuber。然而,當你成為專職創作者,不再只是單純「拍影片賺點流量」,你也就成了自己事業的經營者。這時,無論是與經紀公司合作,還是管理自己的帳務稅務, 網紅經紀合約範本 與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文章: Blog2_Post

©2022 by blogger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