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脂手術的迷思與風險
- 松東 劉
- 7月2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許多人對抽脂手術存在許多美麗的幻想,尤其在網路上看到「一晚變瘦」的廣告,更讓不少人心動。然而,抽脂並非如宣傳般輕鬆無風險。想進行抽脂手術前,務必要先釐清迷思,深入了解「抽脂風險」。
首先,很多人誤以為抽脂等於減肥,但事實上,抽脂的主要目的並非減重,而是體態雕塑。它無法取代飲食控制與運動,也不適合肥胖症患者用來取代減重療程。若誤解手術目的,容易因效果不如預期而失望。
抽脂風險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層面。首先是麻醉風險,抽脂通常需要局部或全身麻醉。若對麻醉藥物過敏或本身有心肺疾病,可能出現併發症。其次是術中風險,包括失血、脂肪栓塞、血壓不穩等。尤其脂肪栓塞是少見但嚴重的狀況,若脂肪碎片進入血管並堵塞肺部或腦部,可能造成致命後果。
術後恢復過程中,也可能出現各種抽脂風險,例如感染、血腫、皮膚不平整、凹陷或疤痕形成。有些人因抽取不均而導致體態失衡,甚至需要再次手術修補。此外,術後照護不當,也可能引發持續腫脹或色素沉澱等問題。
另一個常被忽視的風險,是心理層面的影響。有些人對抽脂寄予過高期望,認為術後能大幅改變自我形象。然而若結果與理想落差過大,反而可能引發焦慮、低落甚至自我否定。因此,術前的心理建設與實際評估十分重要。
降低抽脂風險的關鍵,在於選擇合法合格的醫療機構與經驗豐富的整形醫師。別被低價或廣告話術所迷惑。值得信賴的醫師會與你詳細說明手術細節、可能風險及術後照護方式,並根據你的體質與需求給予專業建議。
術後的恢復期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遵循醫師指示穿著塑身衣、避免劇烈活動、按時服藥與回診,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,都能有效降低術後併發症與後遺症。
總結來說,抽脂雖是有效的體態雕塑工具,但並非零風險。了解每一項潛在「抽脂風險」,並做好萬全準備與正確選擇,才能讓美麗之路走得穩健、安全又安心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