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斷絕親屬關係,是情緒衝動還是法律選擇?

  • 作家相片: 松東 劉
    松東 劉
  • 7月24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「親情」在文化中常被賦予無可取代的重要性,但當家庭成為壓力來源,甚至對身心造成持續傷害時,許多人開始反思是否還有必要維持形式上的關係。面對長期的不當對待,有人會想:「是否可以依法斷絕父子關係?」、「如何終止親子關係,讓自己真正獲得自由?」這些問題越來越常出現在法律諮詢場合,也逐漸成為現代家庭問題的縮影。

先談法律制度本身。在台灣現行民法架構下,親子關係一旦成立,便具有法定義務與權利,例如扶養、繼承、監護等。想要完全解除這些關係,「如何終止親子關係」目前並無直接條文授權子女單方面申請終止。因此,「幾歲可以斷絕親子關係」的問題,本質上不存在年齡門檻,因為即使成年後也無法單方面解除法律上的親子連結。

然而,這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出路。父母若受到子女的重大不孝行為,例如毆打、詐騙、拒絕扶養、重大侮辱等,可考慮以「不孝條款舉證」方式,在遺囑中明確排除該子女的繼承權。這一過程雖無法真正「斷絕父子關係」,但能有效切斷財產上的連結,達成類似目的。舉證的部分則需提供明確證據,例如報案紀錄、醫療診斷、第三方證詞、通訊紀錄等,以便法院認定。

另一方面,若子女遭遇的是長期來自父母的精神或經濟控制,雖無法終止親子法律關係,但可透過保護令聲請、監護權撤銷、財產信託或公開聲明方式,實質達到「距離切割」。舉例來說,許多年輕人選擇搬出原生家庭後,為避免遭受經濟追討或名義壓迫,會主動設立財務隔離,並透過法律協助進行自我保障規劃。

至於「如何斷絕手足關係」,情況略有不同。兄弟姊妹在法律上並不具有強制性的相互義務,尤其是在扶養與繼承上。若彼此關係破裂,無需辦理法律手續也可終止互動。不過,如涉及金錢借貸、人身攻擊、誹謗等問題,仍可透過民事或刑事訴訟進行解決,甚至在極端情況下申請保護令,以防對方持續造成騷擾。

現實中,有些人會透過公開社群發文、媒體聲明、或律師函件方式宣布「斷絕親屬關係」,雖然這樣的行為在法律上不具備終止親權或繼承權的效力,但在情感層面具備重要意義,也可作為往後爭議案件中的背景依據。

對許多人來說,與原生家庭劃清界線不是一時情緒,而是累積多年的壓力與痛苦後的決定。這樣的選擇需謹慎評估,並具備正確法律知識。最重要的是,在面對任何形式的家庭壓迫時,務必要開始記錄對方的行為與態度、保留對話紀錄,必要時尋求法律諮詢,建立完整的應對策略。

不論你面對的是父母的情緒操控、不孝子女的威脅或手足的經濟糾紛,都不需要獨自承受。法律不是用來強化道德綁架的工具,而是保障個人尊嚴與安全的依據。當親情不再是溫暖的港灣,我們更需要用冷靜與法律手段,為自己找回該有的尊重與空間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傳統工藝與現代需求:雞精製作的營養智慧

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人們對於營養補充的需求日益增加,而雞精作為傳統養生聖品,始終佔據著重要地位。從古至今,中華料理文化中對於雞隻精華的萃取技術不斷演進,無論是費時的 熬雞精 製程,還是細火慢燉的 燉雞精 手法,都承載著深厚的飲食智慧與養生理念。...

 
 
 
小宅裝潢風格提案:廚房到整體一致性打造

面對緊湊節奏的城市生活,越來越多家庭選擇精緻的小空間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場域。也因此,如何在有限空間中發揮最大的收納、動線與風格設計,成了現代人裝潢時最關注的課題之一。尤其對於 小坪數裝潢 來說,每一公分的規劃都至關重要,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日後的生活舒適度。...

 
 
 
網紅當老闆?從合約到報稅都不能馬虎

在這個「人人都能成為網紅」的時代,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投身社群媒體,特別是成為YouTuber。然而,當你成為專職創作者,不再只是單純「拍影片賺點流量」,你也就成了自己事業的經營者。這時,無論是與經紀公司合作,還是管理自己的帳務稅務, 網紅經紀合約範本 與...

 
 
 

コメント


文章: Blog2_Post

©2022 by blogger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