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比壓抑還有效的做法,是學會情緒管理

  • 作家相片: 松東 劉
    松東 劉
  • 4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有時候,我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,卻還是會被一句話刺中,一件事激怒,或是某個突如其來的變化打亂了整個心情。那種感覺真的很煩,也讓人覺得自己是不是太情緒化,但其實這樣的反應很多人都有,只是大多數人從來沒有學過該怎麼處理。


我們從小被教導要懂事、要冷靜、不要發脾氣,可是沒有人教過我們,情緒來的時候要怎麼辦。當壓力堆積到一定程度,爆發似乎變成唯一的出口,我們一旦壓抑了太久都沒有紓解過,到最後不只是爆炸,可能會傷害到自己與他人,甚至可能會陷入一種對什麼都提不起勁的狀態。


情緒不是壞事,它本來就是人體的一種訊號系統,你感覺生氣、難過、委屈,代表某些事情違反了你的期待或價值觀。但很多人因為害怕情緒被人嫌棄,選擇忽略或否認,這反而讓壓力變成一種內傷,一點一點地腐蝕身體和人際關係。


這時候,真正需要的,不是讓情緒消失,而是情緒管理,但情緒管理不是說要把每個情緒都處理得漂漂亮亮,也不是裝作堅強或正向,也不是麻木當個機器人,而是練習和情緒共處、理解它為什麼會來、要表達什麼,然後選擇一個對自己和他人都比較好的反應方式。


舉個例子來說,有人對你說了一句不中聽的話,你本能的反應可能是憤怒或防衛。如果這時候能暫停一下,問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這麼生氣?是對方的語氣、內容,還是我心裡原本就有些敏感的部分被戳到?」這樣的覺察,就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。


當你能練習到可以很快的覺察自己的情緒來源,就比較不會一味怪罪他人,也比較能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方式去回應,而不是一股腦地回擊或轉頭自責。這不但能讓你在溝通上更有力量,也讓你不會被情緒綁架。


慢慢地,你會發現,當你越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,生活中的麻煩也會少一點。因為你不再只是被動地反應,而是能主動選擇怎麼過每一天。情緒管理,說穿了,就是一種照顧自己的方式。它不只是為了不傷害別人,更是為了讓自己不再那麼辛苦。
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面對刑事案件,掌握程序才是保護自己的開始

當一個人突然被捲入刑事案件,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恐慌。警方傳喚、交保金、判刑、查詢案情……這些環節聽起來冰冷又陌生。其實,若能掌握幾個關鍵法律概念——「 不起訴 」、「 交保 」、「 拘役意思  」與「 訴訟查詢 」,就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,懂得如何保護自己。...

 
 
 
當生活遇上法律——你該懂的五個常見法律問題

法律並不只存在於法庭,而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。從家庭關係、親子權益,到刑事案件的調查程序,都可能與我們息息相關。今天,就用五個常見問題來看法律如何在日常中發揮作用: 違反保護令會被關嗎 ? 剝奪親權 是什麼? 未婚生子報戶口 可行嗎? 夜間詢問 合法嗎?什麼是 幫助犯 ?...

 
 
 
讓健康變成日常,從素食保健食品開始的全齡營養哲學

健康,從來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,而是一種持續累積的選擇。從飲食、作息到營養補充,每個決定都影響著身體的狀態。尤其在現代生活節奏快速的情況下,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養來源,變得格外重要。而在眾多選擇中, 素食保健食品 正悄悄改變我們對健康的想像。...

 
 
 

留言


文章: Blog2_Post

©2022 by blogger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