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律下的家庭責任,你真的履行了嗎?
- 松東 劉
- 7月2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現代人對婚姻與家庭的看法愈來愈開放,但法律上對親屬間的責任依然明確。無論是結婚、離婚、甚至未婚生子,只要存在法律上的親屬關係,就有可能產生扶養與贍養責任。若忽略這些義務,可能被認定為「未盡扶養義務定義」,甚至遭到「扶養費強制執行扣薪」。
贍養費,簡單來說,是離婚後支付給前配偶的生活費用。法院會根據雙方婚姻期間的經濟貢獻、照顧家庭的程度、離婚後的生活需求等綜合考量是否核發此費用。這筆費用目的在於保障無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一方,不至於因離婚而陷入困境。
至於撫養費,則是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法定責任。很多人會問:「撫養費包含學費嗎?」答案是:是的。除了食宿與醫療開支外,教育支出同樣屬於基本撫養義務。若未如期支付,不僅損害子女權益,也會產生法律責任。
當一方經法院判決或協議約定應支付撫養費,卻未履行時,將被視為未盡扶養義務。這不僅可能被訴訟追討,甚至可啟動「扶養費強制執行扣薪」程序。法院會通知義務人工作單位,直接從其薪資中扣除應付款項,確保撫養方權益。
這樣的法律機制對許多單親家庭來說,是極大的保障。尤其在對方惡意逃避或長期拖欠撫養費時,透過強制扣薪才能真正保障子女教育不中斷。然而,對義務人而言,這將直接影響其職場形象與財務狀況。
法律不是懲罰,而是為了平衡雙方權利義務。如果一方生活陷入困境,也可以依法聲請調整金額,但不得自行中斷支付。主動面對問題、尋求協商,才是解決的正確方式。
婚姻可能結束,但法律責任不會跟著終止。履行贍養費與撫養費,是一種對家人的尊重與負責任的態度。你不僅是在遵守法律,更是在為自己保留尊嚴與誠信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