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當廣播變成藥局,誰來落實藥事法?

  • 作家相片: 松東 劉
    松東 劉
  • 3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現代媒體環境變化迅速,許多傳統媒體面臨生存壓力,轉而開發商業合作的新模式。其中,電台賣藥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現象。聽眾在開車、做家事時聽到主持人熱情推薦某些保健食品或藥品,或以親身經歷分享產品療效,很容易產生信任與購買衝動。然而,這種行為往往已悄悄踩線甚至違反藥事法

根據藥事法的相關規定,藥品的製造、販售與宣傳必須經過嚴格審核。任何媒體平台不得擅自宣稱藥品療效,也不得誇大商品功能。電台節目若未取得廣告審查許可,就在節目中推銷藥品,即屬違法行為。不論主持人是否醫療背景,只要節目內容涉及醫療療效宣稱,就必須依法處理。

現實中,許多電台賣藥節目以擦邊球方式操作,例如主持人「現身說法」,講述使用某產品後病情改善,並鼓勵聽眾來電「諮詢」。這樣的行為雖然未明言販售,但實質上已達到商業目的。藥事法對此類行為已有明確判例,認定為違規行銷。

此外,有業者會以「天然成分」、「漢方傳承」等名義販售含藥性成分的產品,以避開法規限制。然而,只要產品具有治療功能,就應依法歸類為藥品,受藥事法全面規範。即便聲稱為保健食品,只要宣稱「可以治療某病症」,便可能構成違法廣告。

電台賣藥問題不僅傷害消費者權益,更破壞專業藥事體系。長期下來,民眾可能會選擇「相信廣播、不看醫生」,導致病情延誤、誤用藥品,甚至產生重大副作用。曾有案例顯示,一名聽眾長期服用電台購買的減肥產品,最終因隱含禁藥成分導致肝損傷,追悔莫及。

面對這種情況,除了主管機關強化查緝之外,更應提升消費者的基本用藥知識。教育民眾辨識藥品與保健食品的差異,認識合法藥品購買管道,是從根本解決問題的重要一環。

最終,我們要思考的是:當電台節目以「健康分享」之名行「非法賣藥」之實,我們的社會是否已對藥事法的規範鬆懈?唯有持續監督並強化法規執行力,才能遏止這種模糊灰色地帶的擴張。廣播應是知識與娛樂的傳遞工具,不該成為違法藥品的銷售通路。落實藥事法,刻不容緩。
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傳統工藝與現代需求:雞精製作的營養智慧

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,人們對於營養補充的需求日益增加,而雞精作為傳統養生聖品,始終佔據著重要地位。從古至今,中華料理文化中對於雞隻精華的萃取技術不斷演進,無論是費時的 熬雞精 製程,還是細火慢燉的 燉雞精 手法,都承載著深厚的飲食智慧與養生理念。...

 
 
 
小宅裝潢風格提案:廚房到整體一致性打造

面對緊湊節奏的城市生活,越來越多家庭選擇精緻的小空間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場域。也因此,如何在有限空間中發揮最大的收納、動線與風格設計,成了現代人裝潢時最關注的課題之一。尤其對於 小坪數裝潢 來說,每一公分的規劃都至關重要,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日後的生活舒適度。...

 
 
 
網紅當老闆?從合約到報稅都不能馬虎

在這個「人人都能成為網紅」的時代,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投身社群媒體,特別是成為YouTuber。然而,當你成為專職創作者,不再只是單純「拍影片賺點流量」,你也就成了自己事業的經營者。這時,無論是與經紀公司合作,還是管理自己的帳務稅務, 網紅經紀合約範本 與...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文章: Blog2_Post

©2022 by blogger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