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借錢有風險,懂法律才是保障——從朋友欠錢拖延談起

  • 作家相片: 松東 劉
    松東 劉
  • 1小时前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借錢給朋友,看似是出於信任的舉動,但若「朋友欠錢一直拖」,這份信任往往會變成失望。面對遲遲不還的債務人,許多人會選擇沉默或放棄,卻不知自己早已握有法律上的保障。從「給付遲延」到「債務不履行」,從「高利貸定義」到「當舖利息」的規範,這些法律知識能幫助你在金錢糾紛中冷靜應對、合法維權。

首先,當債務人未在約定期限內償還借款時,即屬「給付遲延」。根據《民法》第229條,債務人遲延履行義務,須負擔延遲利息及損害賠償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在三月借出五萬元,對方承諾六月歸還,但到了九月仍未還,這就是給付遲延。此時你有權依法請求利息與損害賠償。如果對方遲遲不履行義務,甚至明確表示「我不會還」,那就構成「債務不履行」。

債務不履行的法律後果更為嚴重。依《民法》第226條,債權人可請求損害賠償,甚至解除契約。換句話說,當朋友欠錢一直拖不還時,你可以正式催告、寄發存證信函,甚至提起民事訴訟。法院若判決確定,債權人可申請強制執行,扣押債務人財產或薪水,以確保債權實現。

然而,在討債過程中,也有人會走向極端。像是自行加收高額利息或找人「代討」,這不但無助於問題解決,反而可能觸法。法律允許的利息上限為年息10%,超出部分不具法律效力。如果利率高得不合理,還可能涉及刑法上的「高利貸」。所謂高利貸定義,是指貸款利率明顯過高,並以脅迫或暴力方式討債的行為。根據《刑法》第344條,行為人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也就是說,若你為了討債而採用非法手段,最終可能害自己惹上官司。

有些人在資金緊張時會轉向當舖借款,因此了解「當舖利息」也很重要。依《當舖業法》第19條規定,當舖利息不得超過月息2.5%,折算成年利率約30%。若當舖收取更高費用,或以手續費、管理費等名義變相提高利息,即屬違法行為。若遇此情況,民眾可向地方政府的商業主管機關檢舉。合法的當舖會明確揭示利率與借期,不會採取不當收費。

在實務上,若債務人不還錢,建議採取以下三步: 第一,蒐集證據。包括借據、匯款紀錄、聊天紀錄、對話截圖等,這些都是法院審理時的關鍵證據。 第二,寄發存證信函。這是正式的法律文件,內容可載明欠款金額、期限與還款要求,具法律效力。 第三,依法提告。金額在十萬元以下可向法院申請支付命令,簡單、快速又省錢。若金額較高或對方抗辯,則提起民事訴訟。

許多人擔心打官司花錢又耗時,但實際上,法律提供的程序相當明確且具效率。只要證據完整,法院通常會支持債權人的請求。若最終仍不履行,則可依法申請強制執行,扣押財產、薪資甚至存款。

面對金錢往來,感情歸感情、法律歸法律。你可以選擇體諒,但不能放棄權利。若朋友真的暫時困難,雙方可以協議延長還款期,簽立協議書;但若對方惡意逃避,那就該用法律保護自己。

從給付遲延到債務不履行,從高利貸定義到當舖利息的限制,每一條法律規定的背後,都是為了確保交易誠信與社會秩序。面對借錢不還,不必心軟,也不用動怒,因為法律就是最強的後盾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被保險公司求償別慌!教你正確應對代位求償糾紛

一場車禍可能不只是一瞬間的碰撞,更可能引發後續漫長的法律糾紛。許多人在事故處理結束後,以為事情已落幕,卻在幾個月後收到保險公司的信件,內容寫著「代位求償通知」。而當中金額往往高得嚇人,讓人懷疑 保險公司代位求償金額過高 。面對這種情況,該如何處理才不吃虧? 首先,必須了解代位求償的法律基礎。根據《保險法》第53條,當保險公司賠償被保險人損失後,得以被保險人名義向事故中有責任的一方求償。也就是說,保

 
 
 
財務風險的法律底線——從破產到法拍的真實案例解析

現代人不論是創業、投資還是個人理財,都可能遇上突如其來的財務風險。面對債務壓力,有些人選擇逃避,有些人則尋求合法途徑解決。事實上,法律提供了多種機制,讓陷入困境的人能重整人生。從 破產 、 公司破產 ,到 法拍 程序與繼承債務查詢,每一步都影響深遠。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,例如「 銀行帳號給別人會怎樣嗎 」,也可能讓自己誤踩法律紅線。 首先,談談「破產」。在法律上,破產是讓債務人依法向法院聲請清

 
 
 
面對刑事案件,掌握程序才是保護自己的開始

當一個人突然被捲入刑事案件,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恐慌。警方傳喚、交保金、判刑、查詢案情……這些環節聽起來冰冷又陌生。其實,若能掌握幾個關鍵法律概念——「 不起訴 」、「 交保 」、「 拘役意思  」與「 訴訟查詢 」,就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,懂得如何保護自己。...

 
 
 

留言


文章: Blog2_Post

©2022 by blogger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